自從上次的決策框架會議後,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團隊的工作似乎有了明確的方向。
他們選定了本週的目標:集中所有精力,徹底優化「鷹眼系統」的辨識穩定性。所有程序猿都進入了高度專注的狀態,山洞裡只剩下敲擊鍵盤的聲音。然而,這份寧靜,只維持了半天。
下午兩點評審猿興沖沖地闖進了開發山洞。
「弟兄們,先停一下!」他興奮地宣布,「我剛剛在巡視『智慧蕉倉』時,想到一個絕妙的點子!如果我們能……(此處省略五百字宏偉藍圖)。總之,鷹眼系統的事先緩緩,我們立刻轉向,全力開發這個新功能!」
程序猿們面面相覷,臉上寫滿了無奈。他們花了整個上午,才把鷹眼系統複雜的架構加載進大腦。現在,他們必須強制清空記憶體,再花半天時間,去理解一個全新的、甚至還沒寫規格的需求。
改來改去的結果可想而知,更何況上周的改動也不小:
一週過去了,團隊開了無數的「緊急啟動會議」,切換了五次任務,但鷹眼、蕉倉、神臂、服務流程,沒有一件事真正完成。
團隊看起來極度忙碌,產出卻趨近於零。
猴王的善變,是專案中最大的「雜訊」。但環顧四周,你會發現這種雜訊無處不在,它正在吞噬我們所有人的專注力:
一位經歷過無數專案、即將退休的操作猿,終於忍不住了。他向猴王提出了一個建議。他說,「真正的『敏捷』,不是讓團隊像無頭蒼蠅一樣,對您每個新點子都『快速反應』。真正的敏捷,是設定一個清晰、不可動搖的短期目標,然後像保護寶藏一樣,保護團隊在這段時間內不受任何干擾。」
他解釋了「衝刺 (Sprint)」的概念:我們可以每兩週設定一個「衝刺目標」,例如「將鷹眼系統的穩定性提升 50%」。在這兩週內,這就是我們唯一的目標。
無論您有多少新的、絕妙的點子,都請先放進一個「點子箱」裡,等到下一個衝刺規劃會,我們再來討論。
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之一,就是成為團隊的「雜訊過濾器」,保護團隊的神聖專注期。
時間管理的本質,不是學會同時處理十件事。而是學會如何創造一個環境,讓自己能專心做好那一件事。
因為團隊最寶貴的資產,不是時間,而是不被打擾的時間。
今天,你最想切掉的「雜訊」是什麼?是無效的會議?是同事的隨意打斷?還是你自己的手機?
留言分享,讓我們一起宣告,今天,只想專心完成一件事🐵